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走进独山 >> 开放独山 >> 社会发展

独山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

作者:发改局  来源:花灯之乡独山网   发布日期:2016-07-13 08:46:54 浏览次数:   文章字号:     

一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2015年,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,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在 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及支持下,全县上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,按照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(扩大)会议要求,坚持“123456”发展战 略不动摇,围绕建设贵州南部经济重心目标,科学认识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,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较好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和2015年确定的目标任 务,经济社会实现向好发展。

(一)多措并举稳增长,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。坚 持把促增长、提总量作为首要任务,精准调度,科学化解经济运行突出问题,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亿元,同比增长14.6%,是 2010年的2.6倍;财政总收入完成7.7亿元,同比增长20.4%,是2010年的3.4倍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亿元,同比增长20%,是 2010年的3倍;固定资产投资(50万口径)完成104亿元,同比增长51.5%,是2010年的8.1倍;工业总产值完成140亿元,同比增长 40%,是2010年的4.6倍;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0亿元,同比增长38.9%,是2010年的11.4倍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.5亿元,同 比增长12.1%,是2010年的2.5倍;旅游总收入完成45.9亿元,同比增长30%,是2010年的4.4倍;金融机构人民币存、贷款余额分别为 81亿元、48.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5.4%、30%,分别是2010年的2.8倍、2.9倍;城镇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125 元、8044元,同比增长分别为10%、11.3 %。2015年增比进位排全省非经济强县第12位,全州非经济强县第3位,保持在全省非经济强县第一方阵。通过2015年的完美收官,“十二五”规划42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40项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,余下2项中森林覆盖率完成53%,完成规划任务的97%;粮食总产量完成12.1万吨,完成规划任务的 89.1%。

(二)精准发力调结构,三次产业协调发展。三大产业融合协调发展,产业比重由2014年的25:32.4:42.6调整为2015年的22.5:32.8:44.7。一是工业经济逆流勇进蓄势而为。实 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0.5亿元,同比增长13.5%;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.43亿元,同比增长9.6%。积极培育新型建材、新能源新材料、装备制造、机械 及零配件、绿色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,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5家;500万元以上在库建设项目242个,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51.8%,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;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“五个一”工程,重点发展以轴承为主导的“十大富民产业”,采取标准厂房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,引 导民营企业集中发展,鼓励支持“大众创业·万众创新”;成立各园区(镇)商会、独山小微企业商会等组织,新增民营企业748家,入驻创业园投产企业 280家,其中,发展轴承企业30家,生产线300余条,工业发展活力涌现。二是现代服务业顺势而为蓬勃发展。紧 扣“商贸物流中心”发展定位,积极打造省级服务业聚集区。中西药物流中心、福林铭城工业品批发市场、百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投运;经济开发区全省首家县级 公用型保税物流仓库建成封关运营;西南(五洲)物流港、泗亭“无水港”建设加快;首批55户(镇、村)经营户签约加盟独山供销电商服务中心,“触网”变电 商。201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80万美元,利用外资总额2000万美元。围绕建成“贵州南部旅游集散中心”目标,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,净心谷景区、毋敛古城、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、飞凤湖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,文化旅游产业品质逐步提升,全年旅游总收入达45.91亿元,同比增长30%。三是农业“接二连三”进程加快。农 业总产值完成25.9亿元,农业增加值达14.4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蔬菜、烤烟、茶叶、水果、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完成种植面积52.28万亩。畜牧业 产值达到14.99亿元,同比增长6.8%。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44家,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342个,注册资本达 4.67亿元,打造专业村共30个,家庭农场340家。

(三)全力以赴抓项目,投资拉动作用效果显著。始 终坚持项目建设一条主线,持续扩大投资规模,有效拉动经济增长。2015年我县列入省、州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7个,总投资329.8亿元,开工项目46 个,完成投资43.5亿元。全县共争取国投项目资金12.34亿元,同比增长73.32%。获国债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项目10个,涉及生态移民、棚户区改 造、健康养老、商贸物流、高速交通、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,共解决资本金4.17亿元,拉动社会投资20亿元以上。招商引资项目72个,到位资金110亿 元。新开工项目74个,新竣工项目101个。建立PPP项目库,推荐项目19个,获省发改委挂网推荐项目6个。建成县、镇两级融资平台26个,共融资22 亿元,保障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。

(四)攻坚克难聚要素,载体功能不断完善。紧 盯要素约束和瓶颈制约问题,狠抓水、电、路、讯和能源保障能力建设,城镇功能不断提升。贵南客专完成前期工作,独平高速建成通车,实现村村通油路(水泥 路)、“公交进镇、面的进村”全覆盖目标,“一体两翼”骨干路网基本成型。“一城六区”平台建设基本成型。建成飞虎直升机驾驶培训基地,启动直升机起降点 规划建设;甲摆、洋蒙、尧弄等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;大风坪风电、上司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,“小康电”规划建设有序进行;全县城区、镇光纤覆盖率 达100%,宽带通村率达70%、光纤通村率达70%。

(五)城乡一体重统筹,社会事业蓬勃发展。围绕建设贵州南部教育、卫生强县,全面提高社会保障体系,精准扶贫等目标,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,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。教育方面:围绕建设“贵州南部教育强县”目标,不 断加大投入,加快推进第一中学、第三小学、县中等职业学校等项目建设,建成11所学校塑胶运动场、170套教师周转宿舍,改造10个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 校,改扩建4所幼儿园,建设8个留守儿童之家。2015年中高考再创佳绩,高考方面:一本上线221人,二本上线441人,本科上线共762人,大专以上 录取率同比增长3%;中考方面:全县综合评分获全州第三名,比2014年前进1位,中考成绩整体挤身黔南州第一方阵。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第三中学首届中 考拿下了全州校均分、700分以上人数、700分以上人数百分比三个第一,成效显著。卫计方面:加 大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工作,中医院迁建项目开工建设,县医院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。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,实施“填平补齐”工程,不 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。按照“三个县级医疗中心、八个区域中心医院、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”的整体布局,对全县卫生医疗机构重新进行规划整 合,将8所镇中心医院交由县级2所医院托管,提升了县级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,提高了镇级服务能力,病员实现合理分流。文体方面:组织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,文艺创作佳作迭出,举办了御龙尊千人彩跑游茶园暨第二届山地自行车爬坡邀请赛、五彩飞凤户外徒步活动及露营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,布依族男子群舞《山岭声声》在2015年第十一届“校园时代”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录像评比中获舞蹈类金奖。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方面:建 立以城市低保、农村低保、灾害救助为基础,以慈善援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,形成了政府主导、民政牵头、部门配合、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。 2015年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3654人,发放城市低保保障金2009.12万元,月人均补差353.13元;农低保对象11872人,发放低保金 2675.09万元,月人均补差129.02元;发放救济粮138255公斤,农低缺粮户2520户受益。对全县8个镇人社中心和11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 改造,基本实现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全覆盖。城镇新增就业6528人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86人,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10774人,城镇 登记失业率为3.2%,控制在目标值4.2%以内。精准扶贫方面: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开发,推进“以镇为单位、以村为单元”小康创建工作,积极主动为全县“三农”工作搭建新的融资平台,认真落实“四个切实”、“六个精准”、“五个一批”要求,2015年脱贫人口1.5万人,消除贫困村20个,全县小康创建实现程度达90 %以上。

(六)协调联动保生态,加快建设宜居独山。紧紧围绕生态休闲宜居城市目标,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工程,2015年荣获 “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”荣誉称号,获批省级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。退耕还林、还草和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,部分区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扭转,治 理石漠化面积达14平方公里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.02%。生产总值能耗等四项主要污染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,工业废水利用率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不断提高。空气质量不断提升,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%,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得到加强,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,全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。

回顾“十二五”历程,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加速发展,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,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.3%,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.9%,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.8%;过去的五年是突破瓶颈制约,发展要素汇聚最多的五年,“一城六区”产业发展平台基本成型,甲摆应急供水工程、谭尧中型水库建成投入使用,县城告别旱城历史;过去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,发展活力迸发最强的五年,完成乡(镇)、村、组区划调整和县、镇、村三级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,“区镇合一”配套改革稳步推进;过去的五年是注重协调发展,群众得到实惠最大的五年,贵州南部教育强县品牌成功打响,“集团化”办医模式正在探索中前行,金融、邮政、通讯等公共服务向镇村拓展。与此同时,我县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,产业聚集度不高,城乡统筹发展任务依然艰巨;二是对外开放能力不足,缺乏大项目支撑,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项目推进缓慢;三是社会建设和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,社会管理创新仍有很大拓展空间,还需在今后工作中做出更大努力。

二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(草案)

2016年 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是为建成贵州南 部经济重心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、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的第一年。我们既面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、增长放缓的严峻 挑战,也面临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、实施精准扶贫等战略政策窗口期的大好机遇,根据我县“123456”发展战略、九大“三年行动战略”和今年经济社会发 展的总体要求,结合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任务,建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: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亿元以上,增长16%;工业总产 值170亿元以上,增长21%以上;规模工业增加值24亿元以上,增长17%以上;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,增长47%以上;招商引资 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,增长36%以上;财政总收入9亿元以上,增长17%以上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0元以上,增长11%以上;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26660元以上,增长10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以上,增长14%以上;城镇化率提升48%以上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2% 以内;人口自增率控制在下达指标以内;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;增比进位保持在全省发展潜力县第一方阵;脱贫人口2万人,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提升到 93%以上。

为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,要突出抓好九个方面工作:

  • 突出项目建设,着力推动综合实力全面提升。抓好“十三五”开局年的项目建设,着力谋划包装一批、开工建设一批、建成达效一批,保持投资第一拉动力的作用,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(500万以上)完成100亿元以上。一是加强项目储备。切实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动态管理,研究包装对应国家11大工程包项目,抓住启动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有利时机及时补充完善我县重大项目库,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、省、州盘子,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序交替。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和争取国投项目。加 大招商引资力度,围绕 “四大基地”建设,深入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,瞄准国际国内500强、民营经济100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集团公司,针对性地开展招商选资;包装和推介 PPP模式项目,推动社会资本合作,做大公共合作领域投资总量;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,努力争取获得更多国投资金项目及国债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项目。三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。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突出战略性新兴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军达国际汽贸城、金孟年产60万吨新型锰材料等项目建设;加快推进获得国债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的10个项目建设。
  • 突出新型工业化建设,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加快完善园区配套实施,重点推进交通路网、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工程建设,引导人才、资金、产业向园区聚集,启动实施“大工业”三年行动战略,力争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亿元以上。一是扶持轴承生产、水晶饰品、家居三大主导产业。确保轴承生产装配线达500条以上,从业人员5000人以上,水晶饰品加工设备达1000台(套)规模,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;规模家居企业达2家以上。重点抓好爱因斯凯轴承、丰达轴承、鑫龙水晶饰品、鑫源木业、爱府家居等企业发展,着力打造西部“轴承之乡、水晶之乡”和品牌家居生产基地。二是开发新能源产业。重点发展风力发电、太阳能发电、LNG等新能源,突出抓好上司振发、欧贝黎太阳能发电,影山大唐、高新区大坪山风力发电和100万吨车用清洁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;积极开展核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项目早日落地建设。三是培育新兴产业。抓 好建溢集团微型马达、力顺机械等项目建设,大力发展机械制造、汽车装配等产业;抓好晶科光电蓝宝石衬底晶片和晶体生产、磁性材料生产等项目建设,着力构建 新兴产业基地;扶持姿兰服饰等企业发展,抓好潮商印染纺织项目建设,发展壮大纺织服装业,打造民族纺织基地;充分利用现有铁皮石斛、灵芝、无患子等中药材 种植规模,大力引进先进医药生产企业,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。四是做强优势产业。通过政策引导,调整铁合金产业布局,启动金孟、通润、兴枫霖、恒鑫、军鑫等五大冶金集团组建,助推铁合金企业技改升级、整合壮大;抢抓宝钢搬迁至湛江、武钢在防城港建设钢铁基地等重大契机,力争引进100万吨特钢企业,全力推进“煤-电-冶(钢)”一体化发展。五是做大食品加工业。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,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、省级龙头企业,发挥示范带动效应,打响自主品牌,重点抓好新贵集团、李记食品、济生农业、绿健神农、石牛食品等企业,做大做强饮料食品加工业。六是壮大建材产业。围绕城镇化建设,突出抓好中诚水泥、创建科技玻璃幕墙、鑫鑫玻璃、金正石材、卓越石材等企业发展,打造建材产业基地。
  • 突出城镇扩容提质建设,着力打造休闲宜居城市。启动实施“大城镇”三年行动战略,加快推进城市建设,加强城市管理,不断提升城市品质。一是努力提升城市品质。按“一体四翼”建设目标,高水平实施城市规划,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。加快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,加快推进中央城、盛源国际等项目建设,进一步提升形象、集聚人气、扩大影响。启动老火车站、金都、党校等片区棚户区改造。二是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市。极力打造东环大道、西环大道等主题景观大道,将毋敛大道作为城市景观廊道全面提升改造,开展城区街道等场所景观绿化;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,科学规划选点,启动建设孟孔、飞凤湖、五里等一批湿地公园,加快建设古塘公园、黑神河景观带,做足“水”的文章。继续推进“双创”工作,加大市容环境治理力度,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,努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。三是加快建设海绵城市。围绕全域统筹一体化发展目标,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新产业基地和新居民区延伸覆盖,打通不同板块之间的基础设施瓶颈。加快建设雨水下渗、滞蓄、净化、回用等设施,加强城市水管网线布局和泵站建设,力争将独山打造成适应环境变化和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“弹性”海绵城市。四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。启 动实施“大数据”三年行动战略,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及信息通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重点实施4G网 络、光纤宽带、城市数据库等工程建设;加快推进独山工业创新云、现代农业云、山地旅游云、精准扶贫云、电子政务云、电子商务云、平安独山云“七朵云”建 设,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,推动行业大数据资源整合;结合县人力资源市场交易中心、创客服务中心、劳动力技能培训服务中心、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“四中心” 平台资源,出台系列优惠政策,创建贵州南部的大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、培训中心、创业中心,吸引电子商务、软件开发、数字媒体等企业落户,建设智慧独山。五是加快建设特色小城镇。依 托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的政策支持,加快影山岭南风格、下司布依风格,玉水水族风格等特色中心城镇建设。依托通用航空、贵南客专基长站建设,加快基长新区改造 升级,主动承接县城区延伸发展。加快“531”新村建设进程,与全面小康、“四在农家,美丽乡村”相结合,着力打造美丽新农村。
  • 突出脱贫攻坚,着力夯实同步小康基础。抢 抓国家“填平补齐”政策窗口期的重大历史时机,启动实施“大扶贫”行动战略,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。紧紧围绕省 “1+10”、州“1+9”和县“1+5+1”扶贫攻坚系列政策,以“五个一批”和精准扶贫“十项行动”为抓手,实施挂图作战,强化跟踪督查,确保年内实 现以县为单位实现脱贫摘帽、5个贫困乡减贫摘帽、20个贫困村出列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万人以上的目标。一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。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,坚持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寨优先搬迁,制定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,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02户3194人。二是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。着力发展特色产业,实施贫困村“一村一品”产业推进行动和乡村旅游、电商扶贫等,促进农民增收,推进产业扶贫。三是打好生态补偿脱贫攻坚战。探索实施县内生态补偿机制,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,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移成生态保护人员,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渠道。四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战。通过深入实施“四在农家美丽乡村”六项行动计划,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完善农村水、电、路、讯等基础设施,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改善发展环境、助农增收。五是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。落实和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在校“两助三免(补)”或“两助一免(补)”助学政策,深入实施职教扶贫“1户1人计划”和“雨露计划”,努力减少贫困群众教育开支,从根本上解决因学致贫返贫问题。六是打好对口帮扶脱贫攻坚战。积极探索对口帮扶新模式,动员社会各界及企业、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,加快形成“三位一体”大扶贫格局。七是打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攻坚战。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对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三重医疗保障”,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。同时,加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,对无业可扶、无力脱贫人口,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,实行政策性兜底。
  • 突出“旅游建设年”主题,着力打造贵州南部旅游集散中心。以“旅游建设年”为契机,启动实施“大旅游”三年行动战略,在项目建设、品牌打造、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,深入挖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,强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。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。加 快推进净心谷、飞凤湖、深河桥、独秀峰、麻尾滇桐珍稀植物生态园、玉水温泉等重点景区规划建设。加快各园区(镇)景区景点开发,每镇至少打造一个具有地方 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景点,重点打造里腊“十里河滩”、下司“水上威尼斯”、甲里田园风光等,积极构建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圈。二是努力提高节会影响力。主题论坛、节会活动是提升区域知名度,繁荣地方经济和拉动文化旅游、招商引资、增加人流和物流的重要抓手。充分利用中国茶产业发展智库峰会高峰论坛永久会址“独山论坛”招牌,举办“县域发展品茶论道”等主题论坛,提升论坛含金量和影响力。开展系列文化体育活动,重点策划花灯艺术节、斗宠文化节、民歌节、山地户外运动比赛等活动,全面扩大对外影响力。三是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品牌。围 绕“百湖百泉百井城、品茶品灯品古韵”做足大文章,以生态湿地、水景公园为重点,创造性地修复建设县城各类独具特色的水井,突出一井一特色,形成名副其实 的“百泉城”。同时加快4.4平方公里毋敛古城的规划建设,努力打造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、养生养老、旅居生活于一体的文化古城,推动“历史文化名城”提 质升级。四是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。着力打造飞凤湖、净心谷、航空小镇等旅游综合体,积极谋划开发建设集休闲观光、度假养身、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山地生态游五是大力发展“大健康”旅游业。抢抓健康养生产业迅猛发展的重大机遇,实施“大健康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努力构建影山健康养生聚集区,基长医药保健和休闲观光农业聚集区,百泉、麻万健康运动、养老、医疗聚集区等“大健康”旅游聚集区,逐步形成业态丰富和优势明显的“大健康”旅游产业体系。六是着力健全服务保障体系。加 快推进星级酒店项目建设,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;依托交通主干道,建成各景区之间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;整合包装本土特色美食,美化街区形象,规范餐饮管理, 营造良好餐饮环境。制定涉旅行业准入标准、涉旅行业从业人员从业规范;实施“互联网+”旅游新型营销战略,建立我县旅游营销和资讯服务网站集群,打造独山 智慧旅游综合平台。
  • 突出现代商贸物流业建设,着力打造黔南桂北商贸物流中心。启动实施“大物流”三年行动战略,构建以区域性物流中心、综合批发中心、消费中心三大功能为支撑,融合电子商贸为一体的黔南桂北商贸物流中心。一是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。重 点抓好大型仓储物流业发展,在经开区规划新建占地1平方公里的“综合保税区”,建设集采购、运输、通关、保税“一条龙”服务保税物流园,打造全省极具影响 力的保税物流中心; 加快麻尾泗亭无水港、五洲物流港等重大物流平台建设,打响外贸进出口旱码头的金字招牌,逐步形成融物流、人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交通流于一体,辐射大西南 的重要物流枢纽;二是构建区域性综合批发中心。依托铁路、高速公路优势,重点抓好湘企五洲城、黔桂商贸城(小商品批发市场)、大牲畜交易市场、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、工业品批发市场、大宗建材批发市场等六个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;三是构建区域性消费中心。着 力打造十条特色商业街区,加快基长航空小镇、麻尾温泉古镇、影山岭南风情街、百泉世界风情商业街、悠悠美食街等街区建设,努力营造商贾云集的环境;着力打 造十个专业市场,重点抓好电子产品、家居建材、纺织服装、汽车及汽车装饰、五金家电、糖酒副食品等市场建设;在各个镇建设以综合超市、农产品超市为支撑的 商贸服务中心,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,迅速提升镇村商贸服务水平。四是加快电子商务发展。充分利用经开区保税仓库 优势,打造酒类、茶叶、民族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等为主体的专业电子商务网站,开拓跨境电商业务;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,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 源,促进各园区(镇)和农村电商服务的快速发展,推动“黔货出山,网货下乡”,激发农村市场活力。
  • 突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,着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。以 “185”提升工程为抓手,启动实施“大农业”三年行动战略,推进农业生产“接二连三”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着力提升平台功能,完善独山现代农业园区、上 司农业示范园区、影山特色农业示范园区、玉水果蔬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。全力推进基长万亩铁皮石斛、新贵集团5万亩茶园、上司10万亩无患子等种植及 精深加工项目建设,抓好上下司生猪、肉羊养殖。加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力度。培育发展国家、省、州级龙头企业   家,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、农业专业村10个、家庭农场150户。加大结构调整,以基长、上司、影山、玉水等镇为重点,加快发展蔬菜、畜牧、茶叶、中药材、水果等特色产业,实现县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  • 突出要素聚集建设,着力破解发展瓶颈。启动实施“大要素”三年行动战略,千方百计破解发展瓶颈。一是加快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。启动贵南高铁、三独高速公路项目建设,启动独山东互通、南互通、高速公路独山收费站办公区搬迁工作及新寨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,启动都独同城快速大道独山段项目建设,编制完成《独山县城乡公交一体化专项规划》并报批实施,建设覆盖全县8镇的直升机临时起降点,积极争取国家支持,启动独山通用机场项目建设。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。全 面启动“1+2+N”水库水源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甲摆、洋蒙、尧弄水库等骨干水源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开工建设,加快推进县域供水“一张网”规划实施,力争 2016年底投入使用。加快大、中、小型灌区建设,开展小型农田水利、烟水配套和新建灌区建设,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,推进“五小水利”工程建设。继 续加强中小河流治理、乡镇防洪、山洪灾害防治、抗旱应急水源、病险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,逐步提高易灾区域防洪减灾能力。三是加快供电设施建设。优化完善城乡电网架构,重点解决网架不合理、设备重载过载、农网“低电压”等突出问题,加快“小康电”建设。四是狠抓金融平台建设。抓 好县级融资平台建设,加强政府引导,重点针对国土、交通、医疗、文化等领域,组建县级融资集团总公司,着力推动县国资公司、交投公司、锐锋国土资源投资、 县金城市政投资公司等专业性融资平台建设。抓好区(镇)融资平台建设,推动独山经济开发区、独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、麻尾园区组建融资平台公司,破解资金难 的问题,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。
  • 突出民生事业建设,着力提高幸福指数。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建设,促进教育、医疗、卫生、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努 力扩大基本养老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参保率,确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0%以上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 99 %以 上;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,关心残疾人、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,重视农民工各项权益的保障,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;千方百 计扩大就业,继续落实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等优惠政策,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。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9000人以 上,力争达到10000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2 %以内。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。组织实施普及十五年教育工 作,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达到87.08%以上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%以上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%以上。建设覆盖城乡、布局合理、政府主导、社会力量参与的学前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,逐步解决“入园难”问题;提升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,确保小学、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.02%和0.98%以内。加快大学城建设步 伐,引进各类大中院校、科研机构入驻办学。三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。全 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,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医模式,加快推进县中医院、人民医院迁建工作;以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为目标,进一步完善镇、村医疗服务体系,全面提 高医疗保障水平;全力做好计生优质服务工作,稳定低生育水平,提高出生人口素质;健全完善公共卫生、食品安全等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。四是积极发展文体事业。建立健全县、镇、村三级文化网络,加快推进“五馆二场”建设,实施文化旅游“五个一工程”,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,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
页次:1/1页 每页1条 共有1        

编辑:发改局 作者:发改局 推荐 打印 纠错 定制
相关文章